辉瑞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至146.5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134.7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由新冠疫苗Comirnaty的强劲表现驱动——该产品收入同比激增95%至3.81亿美元,显著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05亿美元。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新冠疫苗收入激增的核心动力1. 市场需求结构性反弹 尽管全球新冠感染率整体下降,但部分地区因新变种流行(如Delta亚分支)重启加强针接种计划。例如,美国在2025年Q2针对65岁以上人群推出第四剂接种建议,带动Comirnaty在美销量同比增长62%。同时,辉瑞与欧盟、东南亚国家签署的长期供应合同(如印尼新增5000万剂订单)在本季度集中交付,推动国际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58%。2. 技术迭代巩固竞争优势 辉瑞/BioNTech在2025年初推出的Omicron BA.2.86适应株疫苗(BNT162b2.86)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对新变种的中和抗体滴度较原始株疫苗提升4.7倍,促使多国优先采购该版本。此外,公司通过优化脂质纳米颗粒(LNP)配方,将疫苗储存温度从-70℃提升至2-8℃,显著降低冷链成本,尤其利好新兴市场渗透。3. 价格策略调整 辉瑞在2025年Q1与美国政府重新谈判疫苗采购价格,将单价从19.5美元上调至22.5美元(涨幅15.4%),以反映研发投入和通胀压力。这一调整在Q2生效后直接贡献约0.8亿美元收入增长。 二、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1. 肿瘤管线表现亮眼 尿路上皮癌ADC药物Padcev(恩诺单抗)收入同比大增38%至5.42亿美元,主要受益于一线治疗适应症扩展至中国和欧盟市场。第三代ALK抑制剂Lorbrena(劳拉替尼)收入增长48%至2.51亿美元,在美国和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市场份额分别达37%和29%。2. 慢性病药物韧性支撑 抗凝药Eliquis(阿哌沙班)收入20.03亿美元(+6%),凭借在房颤患者预防中风领域的绝对优势(市场份额68%)抵消了《通胀削减法案》(IRA)带来的价格压力。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药物Vyndaqel收入16.2亿美元(+69%),美国FDA在Q2批准其用于早期症状患者,显著扩大适用人群。3. 疫苗组合多元化 除新冠疫苗外,13价肺炎疫苗Prevnar系列收入13.83亿美元(+2%),RSV疫苗Abrysvo收入1.43亿美元(+155%),后者在欧盟获批用于18-59岁高危人群后订单激增。 三、财务优化与成本控制1. 成本削减计划见效 辉瑞通过关闭非核心生产基地、优化供应链,在Q2实现3.2亿美元成本节约。公司预计到2027年累计节省77亿美元,其中2025年已完成12亿美元目标。2. 汇率与税率利好 美元在Q2对欧元贬值约3%,使辉瑞来自欧洲的收入换算成美元后增加1.1亿美元。同时,美国税率从24%降至22%,贡献0.5亿美元净利润增长。 四、市场竞争与未来挑战1. 竞争对手动态 Moderna的新冠疫苗Spikevax在2025年Q2收入同比下降53%至2.6亿美元,主要因mRNA-1083联合疫苗撤市引发信任危机。而BioNTech因Comirnaty分成收入增长,Q2营收同比增长102%至2.6亿欧元。2. 政策与需求不确定性 美国政府可能对进口药品加征15%关税,辉瑞已启动本土产能转移计划(如将部分Comirnaty生产从比利时转移至密歇根州工厂)以应对风险。此外,全球新冠疫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80亿美元收缩至2025年的153.7亿美元,辉瑞需通过技术迭代维持份额。 五、战略展望辉瑞上调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至2.9-3.1美元(原2.8-3.0美元),并维持610-640亿美元营收预期。公司计划加速推进新冠-流感二联疫苗(BNT162b2+PF-07252220)的III期试验,若2025年底获批,有望在2026年贡献10亿美元以上收入。总体而言,辉瑞Q2的超预期表现是新冠疫苗短期爆发、肿瘤药中期放量与慢性病药长期韧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面临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仍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