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是西藏规模最大的营造林建设工程,也是西藏首个规模化山体造林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自2021年启动以来,该工程成效显著,拉萨周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相关介绍如下:工程概况:工程以拉萨河为主线,涉及拉萨市、山南市9县(区),东起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西至曲水县茶巴拉乡,东西绵延近200公里。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06.72万亩,实现“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拉萨”的目标。建设成果: 造林面积与成活率: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造林107.93万亩,栽植苗木1.2亿余株,总体成活率85%以上。2024年,新增营造林17.72万亩,38个造林片区苗木成活率达到92%以上。 生态环境改善:拉萨周边山体绿量显著增加,森林总量直线增长,沙化土地和沙尘天气持续减少。工程建成后,年均可新增储水约4980万吨、固碳22.91万吨、释氧19.3万吨、保肥2.71万吨,年生态价值14.85亿元。此外,拉萨市已建成1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81.89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7%。 带动就业与增收: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的生态工程,截至2025年6月底,南北山绿化工程吸纳农牧民群众就业900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30亿余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受惠于南北山绿化工程,位于拉萨河南岸的南山公园树木林立,满目苍翠,已逐步形成集休闲游憩、旅游观光、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打卡地,每天入园上山游玩的市民、游客有3000至5000人,节假日可达1.8万人次。技术与模式创新: 科学选种与规划:项目团队精心筛选了油松、樟子松、山杏、沙枣等12种具有优异耐寒耐旱特性的乡土树种。形成了海拔3900米以下乔灌种植针阔混交的造林模式,海拔3900-4100米以灌木种植为主,海拔4000米以上以封山育林为主的科学规划。 智慧灌溉与运输:推广使用喷灌、小管出流等技术,开启南北山绿化智慧灌溉新模式。探索实现了无人机吊运苗木、客土、灌溉管线等物资运输新模式,解决了传统运输受地形限制的难题。保障措施:拉萨市精心编制《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规划(2021—2030年)》,制定出台《拉萨市南北山绿化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政策10余项。将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纳入区、市、县三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财政预算,创新采用承包造林和先造后补造林模式,引入社会资金20亿元以上,并开发“我在西藏有棵树”捐资平台,筹集公益资金1.7亿余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