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飞行器包括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等,其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战空间拓展垂直维度作战能力提升:旋翼飞行器能够在三维空间内自由行动,可快速飞越复杂地形,如山脉、河流、城市街区等,使战场从传统的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立体空间。例如,在山区作战中,直升机可以直接搭载士兵飞跃山峰,降落到敌方后方,开辟新的作战区域。深入敌后作战成为常态:小型旋翼无人机体积小、隐蔽性好,可深入敌方纵深地带执行侦察、监视等任务,为己方提供情报支持。像在俄乌冲突中,双方大量使用小型旋翼无人机深入对方阵地后方,获取关键目标信息。 作战样式改变侦察与监视更高效:旋翼无人机可长时间在目标区域上空盘旋,利用搭载的高清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战场情报,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例如,在城市反恐作战中,小型旋翼无人机可以在建筑物周围低空飞行,侦察室内外恐怖分子的活动情况。察打一体作战兴起:部分旋翼无人机具备携带武器弹药的能力,实现了侦察与打击的一体化。如中国的“彩虹”系列旋翼无人机,可在侦察到目标后迅速发动攻击,提高了作战效率。空中突击作战发展:直升机与突击步兵相结合的空中突击作战模式,已成为现代陆军的重要作战样式。直升机能够快速将突击步兵输送到战场关键位置,实现快速穿插、机降突击等战术行动,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就多次运用直升机机降突击部队,对伊军后方进行打击。 作战效能增强提高机动速度:旋翼飞行器不受地面道路条件限制,能以较高速度快速机动,缩短了部队的机动时间和反应时间。在紧急情况下,可迅速将兵力、装备和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实现快速增援或转移。增强火力打击能力:武装直升机配备有强大的武器系统,如机炮、火箭弹、导弹等,可对地面目标进行强大的火力打击。多旋翼无人机蜂群作战时,也能对敌方目标形成饱和攻击,提高火力密度。提升协同作战水平:旋翼飞行器可与地面部队、空中力量以及其他作战平台进行紧密协同作战。如在城市作战中,旋翼无人机可与地面部队配合,为其提供实时的战场态势感知,引导地面部队行动,同时与空中的固定翼飞机协同,实现对目标的联合打击。 作战成本与风险变化降低作战成本:相比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和大型武器装备,旋翼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成本较低。而且在一些危险任务中,使用旋翼无人机可以避免人员伤亡,降低了作战的人力成本。改变风险模式:旋翼飞行器由于体积小、速度快,不易被发现和拦截,增加了敌方的防御难度,但自身也面临着电子干扰、防空火力等威胁。同时,大量旋翼飞行器的使用也带来了频谱资源紧张、飞行安全等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