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凝聚志愿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背景下,凝聚志愿力量、弘扬奉献精神,不仅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广大志愿者以无私的付出和温暖的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会发展注入了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的“暖心剂”
志愿服务通过组织化、社会化的方式,填补了公共服务领域的空白,成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补充。无论是脱贫攻坚、疫情防控,还是社区服务、生态保护,志愿者始终冲锋在前,用行动传递关爱与希望。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无数志愿者主动请缨,参与物资配送、防疫宣传、心理疏导等工作,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生力军”。这种自发的社会参与,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也让社会治理更具温度。
志愿服务是青年成长的“实践课堂”
青年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也是志愿精神的传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青年一代能够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深刻理解社会责任与担当。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偏远山区支教,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梦想;青年社工扎根社区,为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贴心服务。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体验,更培养了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助力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凝聚合力,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对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完善制度保障: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记录、嘉许回馈等政策落地,让志愿者更有获得感和荣誉感。
创新服务模式:结合数字化技术,打造“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实现需求精准对接,提升服务效率。
弘扬志愿文化:通过媒体宣传、典型选树等方式,讲好志愿者故事,营造“人人可为、处处可为”的志愿服务氛围。
结语
志愿服务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涤荡心灵的道德力量;如点点星光,照亮社会前行的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让志愿服务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共同书写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未来。
(作者:青平)
简评:本文围绕志愿服务的意义、作用和发展路径展开,结构清晰,观点鲜明,既有宏观视角,也有具体案例,语言兼具号召力和感染力,符合时评文章的写作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