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车圈情报局:1周车圈新鲜事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0-22 19: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车圈可谓热闹非凡:小米SU7因安全事故被推至舆论风口,官方对行业数据“周榜”的整顿也让人们开始关注数据背后的真实性,而一份辅助驾驶测试结果更是引发了行业对智能驾驶技术现状的深刻反思。

下面,是一周车圈新鲜事的详细解读。

? 车圈情报局:一周热点聚焦
? 热点速览
小米SU7安全事故引发车门把手设计争议
一辆小米SU7在成都发生碰撞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最终导致驾驶员不幸遇难。尽管警方通报确认驾驶员涉嫌酒驾,但“事故发生后车门为何无法打开”成为公众和媒体追问的焦点。此事件引发了对于隐藏式门把手安全性的担忧,以及车圈“饭圈化”现象的讨论。

汽车行业周榜数据发布或被规范
此前每周二发布销量数据的“数说新能源”账号出现延迟发布,引发市场关于周榜将被“喊停”的猜测。这背后可能与监管部门对网络乱象的专项整治有关,旨在治理包括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和排行榜单在内的行业乱象。

辅助驾驶测试结果引发行业争议
第三方平台懂车帝对36款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进行实测,结果显示,在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的场景中,仅47%的车辆能安全避让;在儿童过马路项目中,通过率为58%。这一结果在社交平台引发巨大争议,也让消费者对目前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度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鸿蒙智行尊界S800确认春晚亮相
余承东通过视频透露,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车型将在春晚舞台亮相。该车将展示“智能光幕玻璃”等科技配置,其融合感知充电机器人技术也引发关注。

飞行汽车走向现实
小鹏汇天与海南省发改委合作,共同建设海南“飞行汽车应用示范岛”。该项目计划打造近1000公里的“空中环岛旅游公路”,并计划在2026年上市交付其“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

? 小米SU7安全事故深度剖析
成都小米SU7碰撞起火事件,将这家造车新势力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核心争议:车门为何无法打开?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无法从外部打开车门,这一情况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应自动解锁的安全设计相悖。虽然现场目击者反映事故车辆车门存在变形,但车身并未发生严重形变,这使得公众的质疑指向了小米SU7采用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

媒体监督与“饭圈化”反弹
第一财经发布的《小米,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等文章,呼吁关注汽车安全问题。然而,这些理性的声音却遭到了部分米粉的“声讨”,甚至被指责为“恶意抹黑”。这种将“饭圈文化”带入车圈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正常的社会监督和问题讨论。

行业标准与安全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已于9月24日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每个车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车门把手”。这预示着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车门把手设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着手从标准层面进行规范。

官方回应与行业反思
小米官方至今未对事故细节做出正式回应。雷军本人在公开场合提出“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汽车作为关乎公共安全的特殊产品,其安全性能容不得半点妥协,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也应保持理性,避免被营销话术或情感认同所左右。

? 汽车周榜背后的“反内卷”信号
汽车行业周销量榜单的波动,反映了监管部门对行业竞争秩序的整治决心。

周榜风波:从“路边社”到规范管理
周榜数据一度是观察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的重要窗口,但其数据来源和准确性也一直备受争议。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等业内高管都曾公开表示反对发布周榜,认为这是“低水平内卷”。

政策背景:整治网络乱象
周榜风波的背后,是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这项为期3个月的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与各类排行榜单。官方媒体也接连发声,呼吁为车企订单“挤水分”,遏制行业数据浮夸的风气。

行业影响:从“营销战”回归“产品力”
对周榜等数据的规范,本质上是对恶性竞争的一次“刹车”。长期以来,部分车企过于关注销量排名的“舆论战”,甚至出现数据“注水”现象。这种“反内卷” 的导向,有助于引导企业将竞争焦点回归到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与用户服务本身。

? 辅助驾驶测试背后的技术真相
懂车帝的辅助驾驶测试,为我们审视当前智能驾驶技术水平提供了一个参考坐标。

测试结果: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
测试结果显示,在面对“消失的前车”、“夜间的夺命卡车”和“突然窜出的儿童”等复杂场景时,多数辅助驾驶系统的表现并不稳定。这提醒消费者,目前的辅助驾驶技术远未成熟,不能过度依赖。

行业争议:测试标准与真实性
该测试结果在业内引发了巨大争议。有观点认为,测试场景设定过于严苛,甚至带有“剧本”色彩;但也有声音认为,这正是对车企过度宣传“智能驾驶”的一种警示。无论如何,这场争论反映了整个行业在智能驾驶评价标准上的缺失与混乱。

消费者启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对车主而言,这次测试最大的价值在于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辅助驾驶系统仅是“辅助”,驾驶员仍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权。在复杂路况下,驾驶者的主观判断和及时干预仍是安全保障的最后防线。

✨ 其他车圈新鲜事
华为鸿蒙智行阵营扩充:东风奕派与华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汽车产品开发、营销等领域深化合作。

车企春节服务升级:多家车企推出“春节不打烊”服务保障,如阿维塔提供免费车辆检测和北方10省防滑链借用服务;理想汽车则开始正式收取超充站超时占用费,标准为2元/分钟,单次封顶200元。

三菱发动机正式退出中国:沈阳航天三菱的发动机业务关闭,标志着在华耕耘四十载的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自主品牌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崛起。

? 总结与展望
这一周的车圈,我们在安全事故中反思责任,在数据乱象中寻求真实,在技术测试中认清现状。这些事件共同描绘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下的复杂图景:技术飞速进步,但安全基石不容动摇;市场竞争激烈,但行业秩序亟待规范。

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认知的日益理性,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侧重于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唯有将安全置于首位,用实力说话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11 13:36 , Processed in 0.1625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