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具体内容如下:聚焦重点领域,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 支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例如,支持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健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授信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和专业化发展。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运用融资租赁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举措,促进做强国内大循环。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 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支持银行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授信评价模型,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保障隐私前提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 建立完善四方面机制:包括跨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激励约束、地方政策配套、风险协同防控机制,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和宏观信贷政策引导作用,增强金融支持的强度精度效度。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健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荐机制,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贴息政策,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发展。
|
|